![互联网和AI真的会损害记忆力吗?科学家们发表了看法](https://zh.wizcase.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Screenshot-2025-02-06-at-10.52.49.webp)
Image by Freepik
互联网和AI真的会损害记忆力吗?科学家们发表了看法
最近,《自然》的一份报告探讨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人类记忆的影响,挑战了互联网正在侵蚀认知能力的恐惧。
赶时间?这里有快速事实!
- 研究表明,AI和GPS改变了人们记忆信息的方式。
- AI生成的摘要可能会增强用户对自身知识的自信。
- 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沙克特表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技术与总体记忆衰退有关。
虽然搜索引擎、GPS和AI驱动的工具塑造了人们的学习和记忆方式,但研究人员认为,关于记忆衰退的过于夸大的说法是被夸大了的。
《自然》杂志报道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Adrian Ward是如何亲身体验到他对数字导航的依赖性的。在苹果地图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之后,他发现自己在熟悉的奥斯汀地区迷了路。他说:“我本能地打开地图,按照它的指示行事。”
这种对科技的依赖引发了对‘数字遗忘’的担忧,这个词是由一个软件公司创造的,用来描述因为信息存储在设备上而被忘记的情况。牛津大学甚至将‘脑退化’——一种因为消费琐碎的在线内容导致的精神衰退——定为2024年的年度词汇。
然而,研究描绘出了一个细致入微的画面。一些研究表明技术改变了记忆任务:例如,使用GPS的人们较难有效地回忆路线。《自然》杂志报道,沃德自己的研究发现,用谷歌搜索信息会让人们过度自视为知识渊博。
然而,杜克大学的记忆专家伊丽莎白·马什反驳了这些极端的观点,称其为“过度夸大”,这一点也得到了《自然》杂志的报道。
随着AI现在已经整合到搜索引擎中,它对记忆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深远。Marsh指出,“这整个ChatGPT的事情是另一个层次的技术,这与在Google浏览器中只是键入‘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是什么?’完全不同,”《自然》杂志报告。
人们担忧的问题包括AI可能会培养出认知懒惰,甚至植入虚假的记忆。 已故个体的数字化头像——所谓的‘死者机器人’——也可能改变个人的回忆。爱丁堡大学的Andrew Hoskins说,“这种方式恰似在重塑我们从未经历过的过去,”《自然》杂志报告。
201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贝茜·斯帕罗进行的一项研究提出,互联网会削弱记忆力,这个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她的实验中,参与者更可能记住他们在网上存储事实的位置,而不是事实本身,这种现象被称为“谷歌效应”,《自然》杂志曾对此进行过报道。
然而,后来的复制实验结果却出现了混杂,这引发了对该研究结论的争议。
沃德将此视为“认知卸载”的一部分,人们将记忆任务委托给外部辅助工具。这可能有益,释放认知资源。然而,搜索结果中的AI生成的摘要可能会导致用户将在线知识与自身知识混淆,从而产生误放的信心,Nature杂志这样说道。
尽管研究证实技术影响了特定任务的记忆,但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沙克特尔(Daniel Schacter)断言,“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技术正在导致记忆的广泛衰退,”Nature杂志报道。
相反,研究人员建议,信息过载的增加和自然老化可能比互联网本身更加促使记忆力出现问题。
留下评论
取消